摘要:2025年11月12日,浙江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杭州顺利召开。会议聚焦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加快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筑牢人才根基。吉利人才发展集团CEO、海南芯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陆丹博士受邀参会,会上分享的职业教育实践经验与破局建议,获得了浙江省相关部门高度认可。
同时,浙江省唯一省级晚报、浙江报业第一品牌——钱江晚报,对此也进行了重点报道,以下为报道全文:
2025年11月12日下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杭召开。吉利人才发展集团CEO,海南芯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陆丹博士作为吉利代表,在会上分享了吉利近三十年来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提出了破局当前教育发展难题的建议。

陆丹博士表示,当前教育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存在“时差”;二是校企合作“粘性不足”;三是教育体系内部评价衔接不畅,制约了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
在当前教育体系下,按部就班完成中职、高职、本科的学历阶梯,缺乏相应能力认证和提升通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类别人才的成长通道,唯学历论的传统观念也亟待打破。在此背景下,吉利依托自身在产教融合的探索实践经验,创新提出“三个校园”建设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项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建议——开展职业能力(特别是技能)与学历等级、职称等级互认机制的创新试点,为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开辟新路径。
2024年,李书福董事长在天津举办的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三个校园”建设理念,为这一建议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支撑。其一,“跨界校园”通过重构院校与企业间资源配置和合作共享机制。采用“基石计划”“大雁计划”的人才共培共享方式,以及项目制“真题真做、虚题实做”的实战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校和学生的能力,还为企业用工提供了长期蓄水池。其二,“跨区校园”全球协同拓展了人才培养的视野。基于吉利全球产业链,整合全球教育资源,建立国内外校区联动机制,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助力教育出海。其三,“跨线校园”数字赋能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通过吉利自建的“芯位教育”线上平台,建立线上智能体与线下实体相互支持的“并行校园”,打破现有教育在空间、时间以及资源上的限制。
这一建议打破了唯学历论的传统观念,让社会各界真正认识到职业能力的价值,未来将有力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同效,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打通更广阔的发展通道。该建议获得了浙江省相关部门高度认可,与省级相关部门研究推进此项创新试点工作,做出“吉利样板”。
陆丹博士回应,吉利在教育领域投入早已超过百亿元,打通了从中高职教育到应用型本科教育、再到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职业化人才培养的通道。吉利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化“多方融合”发展道路,构建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服务人才发展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为浙江打造全球制造业基地集群和产业出海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以下为报道截图:


